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源

巧用“一案到底” 灵动法治课堂

时间:2023-08-09 06:15:10
巧用“一案到底”  灵动法治课堂[本文共3443字]

巧用“一案到底”  灵动法治课堂

【内容摘要】:初中道德与法治的“一案到底”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,利用“一案”创设多个教学情境,帮助学生在讨论、分析材料的过程中,自主构建知识,提高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。在“一案到底”教学模式的引领下,可以使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思路更加清晰灵动,更有利于达成课程追求目标。

【关键词】:道德与法治;一案到底;核心素养

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,必然要强化学科的价值和核心素养的培育,而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,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道德与法治课堂许多可喜的变化,给道德与法治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,使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致力于新的教学方法研究。其中案例教学法就是被道德与法治课堂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。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,为了落实知识目标而搜索大量案例,在一堂课上全部抛出,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的现象普遍存在,这样做使得学生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不断阅读各种案例上,课堂最重视的情感目标得不到很好的落实,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初衷。“一案到底”教学法不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讲解,而是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引起学生运用课本中的诸多知识加以解决,使得教学内容整合凸显逻辑美、简约体现设计美、创新彰显独特美。

一、“一案到底”整合凸显逻辑美

道德与法治的每一课的教材,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几个知识点,知识点之间既有一定的逻辑关系,又相互独立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,需要使用不同 ……此处隐藏2365个字……的课堂,为实现心灵深处的对话提供了条件和平台,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。当然,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创新是必要但不是必须的。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,教师不同于高科技产业,教学设计要面对的不是工厂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的学生,创新在教学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但不能唯创新论。教学设计要面向的是千人千面的学生,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问题是因材施教,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。

在实践中,我们发现“一案到底”也有其局限性。首先,教学内容本身有其丰富性和复杂性,要求只用一个案例来解读一节课的全部知识点,会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,一案到底也很难覆盖所有知识点。其次,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本身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材料,过分追求“一案到底”的模式,教材本身的优秀材料没有得到有效应用,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最后,“一案到底”还容易让教师为了保持案例的完整性,生拉硬扯,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牵强附会,说服力不强,教学效果适得其反。

总的来说,在“一案到底”教学模式的引领下,可以使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思路更加清晰,更有利于达成课程追求目标。但是教无定法,所有教学方法都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统一,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,只有在自己课堂上不断反思,不断总结,“一案到底”教学设计才能更加彰显法治课堂的魅力,让法治课堂“灵动”起来。

参考文献:

[1]徐兰《教学情境创设的课例探讨》,杭州:浙江教学月刊社,2019年1月版。

[2]李先妹《课程教育研究》2018年第44期。

[3]杨帆《高效课堂研究与实践》,广州:广东教学报社,2019年第27期。

[4]蔡梓权《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验与研究》,南宁:广西教育出版社,2016年4月版。

《巧用“一案到底” 灵动法治课堂[本文共3443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