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课改实践中的写作教学[本文共2775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7199.jpg)
课改实践中的写作教学 摘要:写好作文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、文化和生活积累。这些生活积累是一个中心稳定、功能单一的单元记忆包,被激活后,它功能强大,可以成为写作实践的自由、充分、有效的素材。
关键词:厚积;丰富;存储;激活
作者简介:周颖,任教于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华侨中学。
众所周知,写作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色彩的行为。写作的产物应该是包含着主体感情、充满着人生体验,显示着渴望沟通的精神产物,而绝对不是板式化,魔方似的拼凑。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是写作教学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,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教学观念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总是很难达到想象中的效果,缺乏实效性。大多数学生“厚积薄发”,积累很多东西写作时却总派不上用场,对提高写作水平没有直接作用,以致作文教学一直还是没有效率的课堂活动。
一、厚积--丰富、存储生活阅历
刘雨在《生命体验与文艺创作》中提到:经历是人在生命历程中的一种亲历行为,它具有直接性,是自己的亲身活动,不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,不是道听途说的,也不是推导和猜测出来的,体验是生命的经历,也是对经历反思的结果。
千千万万的人共同经历中考,但每个人对这场考试的体验都不一样。如果作文只是记录共同的经历,那么文章就无法表现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,写出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。可见,丰富生活体验的积累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前提。
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,全面地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,必须注意的一点是:经历可以是很多人共有的且容易遗忘。所以要让学生懂得 ……此处隐藏1585个字……的中心主题进行思维训练时,这些非线性的基本写作素材,都会被有序地组合,并全部转化成以语言为媒质的语料,链接之后形成线性的语流,在心为心语作文,在口为口头作文,在纸为书面作文。这些不同形式的作文,都要使用语言(有声的无声的,有形的无形的)进行全方位的语言训练,最终获得大量以语言为媒质的能够自由使用的写作语料,为将来写
作丰富了语料库。
当大脑接到写作指令之后,明确写作话题,以该话题为刺激点,迅速形成一个以这个话题为中心,再拟定一个合适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思想主题,对这些活性的语料进行分析筛选,派用最佳的写作素材,然后调用或创造一种自己钟爱的符合当前写作要求的写作模板,并以此为序把这些语料进行线性重组,快速勾勒出一篇文章。
三、结束语
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,比以往任何一次改革都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,在语文作文教学方面,强调学习环境的“信息化”“生活化”,强调学生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关注和语言、文化、生活的积累,但积累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,要跳出“小语文”的习惯思维,开阔视野,全方位、多媒质地去经历体验生活。让学生快乐学习,厚积背景信息,然后运用上述一系列方法,进行信息处理,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能力,而不是只会改套拼凑的文字剽窃。这样的语文积累,就不会造出唯书唯上、缺乏灵性的“书呆子”,而是能够培养出大量厚积能发、会说会写、富有个性、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。
参考文献:
刘雨.生命体验与文艺创作[M].长春:吉林教育出版社,2003.
李庭芗. 叶圣陶集[M].北京:江苏教育出版社,1994.
章熊.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[J].课程·教材·教法,2000(5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