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得体会

《夏目潄石的百合》读后感---兴趣的力量(精选多篇)

时间:2023-08-06 08:17:11
《夏目潄石的百合》读后感---兴趣的力量(精选多篇)[本文共8272字]

《夏目潄石的百合》读后感---兴趣的力量

写惯了群众路线、领导讲话等流水线作业,精工细做高精尖的风雅文章都不会写了,这本《夏目潄石的百合》让我重拾写作热情,写自己喜欢的文字,说自己想说的话,是很幸福的事。作者说她喜欢将一切事情做到极致的匠人,引申一下可以说我喜欢能将一切兴趣研究深入到专业水准的人。忘记了是谁说过,引领科学发展的是兴趣。求知欲是人类探究科学知识的源动力,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是艺术、人文、建筑等美学的根基。

回到此书,从书间花草到文书茶事,从人事情事到饮食事,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行于植物学、文学、美学等不同领域,看似信手拈来,实则是作者丰茂广博的见识和阅读作为基础。看花草篇,我认识了蓼、石蒜、胡枝子,这些普通的植物因荡气回肠的人事纠葛而充满诗意;从“粹”的由来到利休灰,使我对日本极其简素的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;看维塔的城堡和青柳图样,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图片,竟也从寻常的图片中看到了不寻常的美学意义;最有收获的是食事篇,原来脚气病是和大米相关的,秋刀鱼和年轮蛋糕背后有着凄绝的故事,便当盒也有几多流派……食艺相通的美感凝缩着日本文化。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这句真的一点都不假,一件事物只有了解到它的本源和内涵,你才能真正走进并享受它幽微的美妙。

“洞察一个民族的特性,视角可大可小。语言、文学、哲学、艺术、山川风物等,都可作为思考对象一究特性”,在我们的视野之外,那个和中华民族有着夙世渊源的小小岛国,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文学、艺术、建筑等大家,此书 ……此处隐藏7886个字……来了劲头,小说也就一回一回地写了下去,一直写到第十一回,终于变成一部长篇巨著了(有趣的是,漱石的《我是猫》问世以后,又陆续出现了《我也是猫》等一系列“我小说”)。据漱石说,他只不过偶然写了这部作品,并没特别想到要对当时的文坛如何如何。仅仅是想写就写,想作就作。不过,他开始写作时和写到最后的想法有很大不同。文体之类也不愿意模仿别人,只不过是想那么写写看。《我是猫》问世时,“明治维新”已经过去了三十几个年头。在这期间,日本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。这个政权对内压迫剥削人民,镇压了“自由民权运动”,对外发动侵略战争(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),掠夺了大量赔款,搜刮了大批资源。通过这些罪恶活动,天皇专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,地主资本家的腰包塞得越来越鼓,劳动人民的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穷。 《我是猫》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。小说采用幽默、讽刺、滑稽的手法,借助一只猫的视觉、听觉、感觉,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,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、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,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,讥讽他们自命清高,却无所事事;不满现实,却无力反抗;平庸无聊,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,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、粗鄙、凶残的本性。小说构思奇巧,描写夸张,结构灵活,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。

“人生二十而知有生利益,二十五知有明之处必有暗,

三十岁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,欢浓之时愁亦重!” 3

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:

鲁迅和夏目漱石

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

鲁迅与夏目漱石

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心理背景探析

鲁迅与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比较

《《夏目潄石的百合》读后感---兴趣的力量(精选多篇)[本文共8272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